铁尾矿,这个看似无用的工业废料,其实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潜力。它们是铁矿石经过选矿后剩下的残渣,每年产生量巨大,占用大量土地,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。但你知道吗?这些“废料”其实可以变废为宝,实现资源化利用。今天,就带你深入了解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案例,看看这些“废料”如何焕发新生。
鞍钢矿业位于中国东北,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之一。多年来,鞍钢矿业一直致力于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他们投资26.85亿元建设了国内首个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,采用自主研发的“预富集—流态化磁化焙烧—磁选”绿色开发技术工艺,将难以利用的铁尾矿转化为高品质的优质铁精矿。
这个项目的成功,不仅每年能使2400万吨铁尾矿变废为宝,相当于多建一个年产850万吨的铁矿采选联合体,还能年减少碳排放83万吨,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、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。鞍钢矿业的这一创新举措,为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树立了典范。
铁尾矿中富含SiO2、Al2O3、Fe2O3等成分,与建材原料有相似性,因此可以替代传统建材原料,生产混凝土、砖瓦、陶瓷等高附加值产品。例如,铁尾矿可以制备轻质保温墙板,其导热系数仅为0.14 W/(m·K),吸水率也只有14%,性能优异。石英尾矿则可以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,提高建材的轻质化和环保性。
铁尾矿制备建材也面临一些挑战。铁尾矿粒度细、活性差,运输成本高,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来解决。尽管如此,铁尾矿制备建材仍然是一种前景广阔的资源化利用途径。
铁尾矿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非金属矿物,还含有金、铜、稀土等有价元素。通过浮选、磁选、堆浸等工艺,可以回收这些有价元素,实现铁尾矿的经济价值最大化。例如,德兴铜矿通过浮选、磁选等工艺,每年可以回收硫精矿1000吨、铜9.2吨、金33.4 kg,产值高达1300万元。
永平铜矿则通过选矿工艺,每年可以获得白钨精矿品位66.83%,年利润172.8万元。这些案例表明,有价元素再提取是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,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,还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。
将铁尾矿与胶凝材料混合后回填矿山采空区,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,实现资源化利用。例如,高阳铁矿采用全尾砂分级充填技术,实现了尾矿零排放,安全效益显著。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全尾砂脱水与胶凝材料成本较高,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解决。
尽管如此,充填采空区仍然是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,特别是在矿山资源枯竭、采空区增多的情况下,这种方式的实用价值更加凸显。
铁尾矿可以制备土壤改良材料或植被基材,用于修复矿区生态。例如,煤矸石基基质可以提升沙土有机质含量,促进植物发芽率和株高;磷尾矿基材料则可以用于露天采场复垦,符合绿化种植标准。这些案例表明,铁尾矿在生态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。
铁尾矿制备生态修复基质也需要注意重金属浸出风险,需要通过技术手段确保其安全性。尽管如此,铁尾矿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,可以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。通过技术创新、政策支持、市场引导等手段,可以推动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深入发展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让铁尾矿这些“废料”焕发新生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X